臺北文創記憶中心- 理想居所in Tokyo即起至7月27日 在東京SHIBAURA HOUSE盛大展出。(圖片提供/臺北文創)
《臺北文創記憶中心》開辦十年 首度移展東京SHIBAURA HOUSE
放學後在公園玩耍的孩子們、巷弄間禮貌打招呼的鄰居、推開家門耳邊傳來的一句「お帰り(Okaeri)」—— 這些熟悉的日常風景,伴隨著精巧的獨棟住宅「一戶建 」,啟蒙了大多數日本人對於「理想居所」的最初想像。但不同日本人心中所描繪的理想居所,真的只有這樣嗎?「臺北文創記憶中心|理想居所 in Tokyo」帶著這個提問,走進了普立茲克獎建築師妹島和世設計的 SHIBAURA HOUSE,引領日本觀眾以自身為尺度,建構關於居所和生活的理想輪廓。
「理想居所」從台灣居住文化出發,探究台灣人對「家」的定義、對居住環境的選擇、和居所與理想生活的關係。(圖片提供/臺北文創)
「臺北文創記憶中心|理想居所 in Tokyo」是2024「臺北文創記憶中心|理想居所」的延伸,這個特展去年底在伊東豊雄設計的臺北文創大樓展出時,吸引近2萬人次參觀,展覽內容和設計引起許多共鳴,有觀眾回饋說「這是近期看過最有趣的展覽」,另有人坦言受展覽觸動而「開始重新思考家的定義」。
臺北文創總經理劉麗惠表示,這是臺北文創記憶中心開辦十年以來,第一次舉辦移展,「謝謝SHIBAURA HOUSE、日建設計、和plan b 團隊共同協力,一起將台灣原創的策展內容,從伊東豊雄設計的臺北文創大樓,帶到妹島和世設計的SHIBAURA HOUSE,為兩位日本的普立茲克獎建築大師牽起了一次隔空對話的緣分。」台日之間不僅文化交流密切,兩國人民在生活方式上更有許多相似處,對「理想居所」的想像存在許多共通點,「這也是臺北文創當初規劃移展時,第一個就想到東京的原因。」
「理想居所 in Tokyo」是台日團隊通力合作的美好成果。(圖片提供/臺北文創)
「2024臺北文創記憶中心|理想居所 in Tokyo」由臺北文創主辦、Plan B統籌策劃,攜手全球百大建築公司之一「日本日建集團」旗下「株式会社日建設計」、新型態居住品牌「Alife」協力策展,從台灣的居住文化出發,探究不同時代的台灣人對「家」的定義、對居住環境的選擇、還有居所與理想生活之間的關係。即日起至7月27日在位於東京港區芝蒲的SHIBAURA HOUSE、和日建設計東京本社採「雙展場」形式展出。
台北展出時觀眾用圖畫具象化「我的家」,也被帶到東京與日本觀眾分享。(圖片提供/臺北文創)
順著城市日常生長的展覽
SHIBAURA HOUSE 是妹島和世早期設計的複合型空間,上層結合辦公室進駐、展演活動及旅宿,一樓則為對外開放的咖啡廳,提供民眾休憩或舉辦料理教室等交流活動,在住商混和的芝浦地區,成為連結當地居民的重要節點。經營者伊東勝社長更是長年推動台日交流,2024年11月也曾應邀參與「臺北文創記憶中心|理想居所」,擔任台北展周末講座的與談人,和台灣的觀眾進行了深入對話。
「理想居所」加入台式彈珠台,以動手遊戲的方式,讓日本觀眾輕鬆融入台灣人的生活氛圍。(圖片提供/臺北文創)
伊東勝表示,無論台灣或日本,都極為重視「共存」與「和」這種強調圓融的文化精神,並透過細膩的感受力將其呈現在空間中。「臺北文創記憶中心|理想居所 in Tokyo」在台北展的基礎上,針對日本民情進行了部分微調,融入了自動販賣機、影視劇場、語言遊戲等日本人熟悉的元素,對SHIBAURA HOUSE所在以商業機能為主的東京港區居民來說,顯得特別溫暖,「也讓我看見台灣創作者如何用作品回應土地、連結人群,相信東京的觀眾也會用自己的方式閱讀與參與,這樣的雙向理解與文化碰撞,正是我們所期待的台日文化交流。」
與台北展相同,「理想居所 in Tokyo」同樣由Alife 操刀空間設計,以機械工業中的線性導桿系統為基礎,發展出一系列輕量化、可重複拆裝的模組化展架,在SHIBAURA HOUSE打造出縱貫三層樓的展區,輕盈地融入室內環境的同時,也減少運輸過程中對環境產生的負擔。
展覽沒有設定觀賞路徑,保留場內多數休憩座位,讓東京的觀眾隨心所欲融入展覽情境中。(圖片提供/臺北文創)
交換台日民眾對居住的想像與記憶
為呼應建築空間本身的開放性,展覽沒有刻意設定觀賞路徑,同時保留場內多數休憩座位,並設計動手遊玩的方式,讓東京的觀眾隨心所欲參與,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展覽情境中。有別於展覽常以年表或文字資訊起頭,「理想居所 in Tokyo」以白紙和畫具作為第一站,觀眾進門時便可利用工具畫下自己對「家」的想像,一旁也展示台北展觀眾描繪的作品,讓圖像開啟台日交流的第一步。
除了圖畫之外,在台北展最受歡迎的互動設計之一「共編地圖」,也原樣搬到了東京,東京觀眾可以從地圖上看到台北觀眾留下的「這裡超多好吃的」、「抽到凶籤了」、「我在這裡求婚了!」等各種關於城市居住的生活記憶。「共編地圖」也同時推出以東京都心為主的日本版,邀請觀眾交換自己在這座城市的居住記憶,串聯起兩座亞洲大城的民間友誼。
二樓「HOUSE」展區,從精選熱門影劇作品、和居家風水等角度探討居所的個性化、及不同的居住價值觀。位於頂樓的「Home」展區,則以「回到家」為概念,邀請旅日語言學家黃竹佑錄製有聲故事,為觀眾訴說從古至今居所形式的沿革,以及不同時代的人們心中對於「理想居所」的想像。此外,再度與台灣 HOLA 和樂家居合作,將不同風格的家具製成小巧的貼紙,讓大人與小孩都能用簡單的方式,在畫卡上進行拼貼創作,在展覽的後一站,留下心目中最理想的居住空間樣貌。
日建設計開闢第二展場 沉浸式體驗居住的公共性
除了SHIBAURA HOUSE之外,本次展覽也再度與株式?社日建設計(以下稱日建設計)合作,在其東京本社的多體感延伸實境(XR)場域,以1:1比例呈現「將居住生活延伸至城市空間」的各式案例,讓觀眾透過互動裝置,親身體驗居所與公共空間的界線不再明確、居住空間正在「共享化」的有趣現象。日建設計東京本社的沉浸式體驗採預約制,有興趣的觀眾可上網預約:https://peatix.com/event/4477819/view
台北展廣受好評的期間限定選物店——A Shop,這次也以販賣機的形式一同來到東京,以「生活中有光的片刻」、「以嗅覺記憶的時刻」、「靈光乍現的時刻」、「慶祝與相聚的時刻」、「和自己相處的時刻」、以及「滿足愉悅的時刻」等 6 個微小幸福時刻為主題選物,將台灣設計的家居小物、香氛保養、飲食器皿等多元品項帶給日本觀眾收藏。
更多展覽資訊及最新消息,請詳:
臺北文創記憶中心官網|https://tnhcc.com.tw/
臺北文創記憶中心 FB|www.facebook.com/TNHCreativeCenter
臺北文創記憶中心 IG |www.instagram.com/tnhcc_
(專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