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榮獲ICF全球7大智慧城市,張麗善縣長赴西班牙領獎,分享雲林推展智慧科技經驗。(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張麗善縣長榮獲2025《遠見雜誌》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五星縣長」肯定,成為雲林縣史上第1位獲此殊榮的縣長,充分展現縣府團隊用心施政、持續為民服務的成果。
本次調查中,張縣長的施政滿意度高達72.8%,施政分數73,其中不滿意度僅12.4%,成績斐然,更是繼去年施政滿意度全國第3及前年獲得最佳進步獎後,縣府團隊持續強化施政效能,贏得民眾高度肯定。綜觀張縣長2019年至2025年施政滿意度數據,從2019年的57.3%提升至2025年的72.8%,進步幅度增加15.5個百分點。
雲林縣府與台大、成大共同啟動「草嶺樟湖照護加值方案」,深入偏鄉守護民眾身、心健康。(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雲林縣政府近年推動多項重大建設與政策,逐步實現「台灣最宜居、最具永續力的縣市」願景。張麗善縣長表示,每一個里程碑的達成,都是縣府團隊以汗水與努力共同成就的光榮成果,特別感謝每一位默默付出的同仁,以及民眾的鼓勵支持。她特別要向縣府團隊致敬,並與全體同仁一同堅信——雲林,正走在通往更光亮未來的道路上,「雲林上場,加速前進」。
此外,今年2月《菱傳媒》社會感知滿意度調查公布結果,張縣長的社會感知(註)滿意度達77.49%,主觀滿意度達73.37%,雙雙高居全國第2,再度印證總體施政的扎實與有感。
同時張縣長也是雲林縣史上第一位不虛列預算,不舉債,還債最多(一百億)、第一位不(因財源)出售縣有土地,第一位(因重大公共建設)以縣庫購買公私有土地(置產)的縣長。
雲林縣領先全國為全縣國中小共2100間教室更換「水洗式智慧黑板」,提升孩子學習興趣與成效。(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去年9月張麗善縣長即率領團隊一級主管至馬祖與連江縣政府進行文化觀光、教育及醫護等縣政議題交流,並親向當時連任兩屆5星縣長王忠銘請益,王忠銘縣長以「馬祖國際藝術島」、「國中小科技教育職業試探」及「馬祖生態旅遊分享」作為主題來經驗分享,縣府團隊也藉由本次縣政交流及參訪觀摩獲取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也與連江縣政府建立了更緊密的聯繫及互動模式,以促進經濟合作,並在文化觀光、智慧教育及產業中尋求創新,實現共享共好。
此外,縣府團隊為了貼近縣民期望,透過主計處統計科專業分析各雜誌民調所有指標近幾年之分數,透過圖像化、重點分析,於主管會報上簡報說明使各單位主管得以精準掌握所屬成績,並透過各單位自提改善作為,再由計畫處召開共識會議,就遠見雜誌「縣長滿意度」與「八大施政面向」兩項評分項目進行討論,會中得出多項策進共識,各局處全力為雲林創造榮耀。
雲林縣推動【兩年六億催生增產-雲林萬寶龍】計畫,鼓勵年輕父母勇敢孕育新生命。(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回顧2024年至今,從教育到產業、從交通到環境,甚至是雲林的觀光行銷,縣府團隊沒有片刻鬆懈。團隊傾聽民意,深入基層,將民眾的需求與期盼化為施政的指南針。團隊用數不清的會議、討論、修正與創新,默默在背後推動著每一項改善,每一個進步。
【國家級重要活動】
→國慶焰火在雲林
【國際級城市榮譽】
→ICF全球TOP7智慧城市<全台唯一入選>
→第10屆西太平洋健康城市聯盟(AFHC)健康城市創意發展獎
→多項計畫成果榮獲美國繆思設計大獎
【國內重要指標獎項】
→金路獎、金安獎、水環境大賞
→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
【城市治理與環境永續發展】
→2024APSAA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8金10銀9銅>
→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
→雲林永續微燈會
【土地與產業發展】
→國土計畫法縣府8大訴求與下鄉傾聽民意
→持續推動產業園區9+1進程,古坑產業加值園區歷經6年努力,於今年5月動土、7月將正式動工,斗六智慧電動車研發基地及中科虎尾園區亦緊鑼密鼓籌備中。
【基礎建設】
→草嶺風華再現 跨清水溪橋動土
→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迄今超過百萬人次使用
【人口政策、社福與教育】
→萬寶龍計畫,新生人口明顯成長
→雙B計畫(Better food & Better Housing)
→共融式遊樂園建置
→斥資超過2億元,為全縣186所國中小共2100間教室更換「水洗式智慧黑板」
→再投入2.8億元購置平板,達到生生有平板使用。
→雲林同樂會-快閃式兒童樂園,7天吸引超過50萬人次參加
【註:社會感知是透過「第三方報告」方式,詢問受訪者對於周圍人群的看法,以降低社會期望偏誤。例如,當調查縣市長施政滿意度時,受訪者可能因個人立場影響回答,而社會感知則能反映較為客觀的評價。經研究發現,社會感知與個人主觀評價高度相關,但分布較為合理,有助於更準確理解社會輿論與政策影響】
◎資料來源:遠見雜誌
(雲林縣政府 廣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