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流感化 我們能做什麼?

2020/06/09 10:26

台大醫院胸腔內科古世基醫師說,「倘若新冠肺炎也跟流感一樣有季節性變化,在有效藥物、疫苗尚未出現前,全球將會面臨艱鉅的挑戰。」

古世基醫師
現職:台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
專長:胸腔和重症醫學、呼吸道疾病 

COVID-19(新冠肺炎)全球確診案例破五百萬,已造成超過30萬的民眾死亡。亞洲地區的中國、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也有上萬名的民眾受到感染。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提出警訊,要謹防未來第二波的新冠肺炎疫情,有可能會跟隨流感季一起出現而造成更嚴重的危害。最新公佈的九個新冠肺炎可能症狀,包括發冷、反覆發抖及肌肉痠痛、頭痛、喉嚨痛、味覺或嗅覺喪失、發燒、咳嗽、呼吸急促,大部份也都是類流感常見的症狀。

台大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古世基說,「台灣所屬的北半球流感季是每年的十月到次年的三月左右,會隨著流行季節來到而有感染人數的變化。倘若新冠肺炎也跟流感一樣有季節性變化,且與人類共存、不會消失,在新冠肺炎的有效藥物、疫苗尚未出現前,將會是非常艱鉅的挑戰。」

目前臨床上新冠肺炎可能會出現喉嚨痛、肌肉痠痛、發燒、乾咳、喘,或嗅味覺異常、腹瀉等症狀。重症的高危險族群包括有年紀大,共病多,像是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免疫系統功能低下等等,與流感併發重症、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高危險群雷同。唯一的例外是兒童,相對較少新冠肺炎重症。如果以後有新冠肺炎疫苗,也可能像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一樣,建議高危險族群都要施打。

古世基醫師指出,「在還沒有新冠肺炎疫苗前,可預防的,就先去做,可以先打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像現年65歲的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在日前,就施打了肺炎鏈球菌疫苗。在台灣,肺炎鏈球菌引起的肺炎,四季都有,流感重症有時也會合併有續發性的肺炎鏈球菌肺炎。若是完全沒打過肺炎鏈球菌疫苗,建議先施打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一年後,再追加23價多醣體疫苗。如果是已經打過23價多醣體肺炎鏈球菌疫苗,間隔一年,也可以再補打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 

不過,古醫師也提醒,「常看到許多民眾搭電梯時,會用雨傘尖、筆、鑰匙去戳電梯的按鍵。萬一真的沾到病菌又沒有好好消毒雨傘尖、筆、鑰匙,等於是把病毒帶在身上,還不如直接用手按電梯後,好好把手洗乾淨,更能遠離病毒。」 

不管如何,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都將改變大家的生活型態,即使重新回歸正常生活,仍要提高風險意識、保持警覺心,出入公共空間戴口罩,全民徹底把洗手洗乾淨,才能預防呼吸道傳染疾病。

(專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