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淑媚原經營傳統機車行,看準電動車市場機會大,從油轉電轉型電動車行。
機車行在四十年的發展之下,全台已經有28,000家的機車行遍佈全台。從業人員也逐漸老化,在市場競爭的情況下,車輛銷售面臨巨大的瓶頸,需要從後續的車輛維修才能真正賺到錢。隨著電動機車的趨勢來臨,傳統機車行業者看準商機,有越來越多人轉型經營電動車行。
看好未來獲利機會 傳統車行毅然投資轉型
眼看整體機車產業環境與先前大不相同,且傳統機車行已漸趨飽和,原先在中壢經營傳統機車行的邱淑媚開始進行變革,試圖為機車行創造新的價值。自三年前Gogoro在電動機車產業開啟新視野,邱淑媚看中其產品有別於其他電動車的特殊性,並認同品牌的企業理念,毅然將家中車行轉型成電動車行。她認為,Gogoro雖為電動機車,但卻有和傳統油車同等的動力輸出,乘坐體驗也較為舒適,更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且Gogoro開發車款時是以消費者思維出發,盡可能為消費者設想並滿足其需求,這些都會成為機車市場的利基。
品牌智慧化通路管理 協助加盟主拓展市場
帶著過往經營機車行的經驗,邱淑媚將機車行轉型成電動車行可說是十分順利。且過程中Gogoro也給予各方面的資源。在硬體設備的方面,Gogoro利用明亮寬敞的空間規劃將門市打造成專業展售店面;而邱淑媚也認為Gogoro在軟體部分提供許多支援:在人員的教育訓練外,還提供了加盟主現代化的行銷策略,讓加盟主可以順利進行銷售。此外,Gogoro整體的系統也十分完善,對加盟主而言,只要管理好店裡的事務就可以了,沒有任何後顧之憂,令人十分放心。期初投資也相當合理,在健康的通路管理之下,不用擔心價格競爭,確保獲利空間,縮短投資回收的時間。
電動車接受度高 不轉型難以生存
早期經營傳統機車行,業主枯坐門市,可能好幾天都賣不出一台車。但是 Gogoro 門市每天客戶都絡繹不絕,可以賣出好幾台車,店內至少要配置 5-8 位的工作人員。在經營心態上,也不只是一個小小的機車行而已,反而是一個小型企業的型態,心態上必須有很大的轉換。對她而言,這是一個全新的創業過程,很感謝 Gogoro 的加盟制度,讓她跳脫傳統的小生意思維,變身一個企業家。邱淑媚也觀察到,跟傳統機車相比,電動機車的客群更加廣泛,每天到門市賞車的消費者絡繹不絕。以往可能多認為Gogoro主要吸引到的是年輕族群,但隨著Gogoro持續擴大產品線,拓展了更多消費族群,現今幾乎每個年齡層都能涵蓋。而對於現在的消費者而言,機車除了作為代步工具之外,更要能展現個人風格。Gogoro不僅在空間和性能上持續進化外,也看見消費者的隱性需求,不斷開發不同風格的車款,讓機車在實用性之外更成為消費者的時尚配件,而這也讓電動車行脫離傳統面貌,吸引更多元的消費者,更能在大環境中站穩腳步。
(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