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五時腰痠 小心!可能是輸尿管狹窄

2017/08/30 12:00

明明沒有久坐、運動傷害或外力撞擊卻不時感到「陣發性腰痠」,剛升大學的小明(化名)對於突如其來的腰痠,起初並不以為意、還以為是姿勢引起,近期卻痛到一動就會「咬冷筍」,就醫才發現是舊疾復燃,小時候曾因為輸尿管狹窄,動過兩次手術,沒想到狹窄問題再次復發,造成腎臟積水(即腎水腫)引發腰痠問題。

高雄榮民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陳逸軒表示,輸尿管狹窄有先天性與後天性之分,先天引起較為少見,發生率不到百分之一;後天引起的多與醫源性或惡性腫瘤有關。在廿歲以前,泌尿道阻塞並無男女差別;廿歲至六十歲之間,女性則較好發腎水腫,主要與懷孕或婦癌等問題壓迫到輸尿管所導致;六十歲後,則以男性較容易發生,特別要注意可能常與攝護腺肥大有關。

輸尿管狹窄的表現方式,主要以「腰痠」為主,甚或「腰痛、腹脹」,腎臟製造出的尿液無法流經輸尿管,順利排至膀胱,囤積於腎臟內,就會引發腎水腫,腰際會有不適感,通常腰痠較常以單側表現,鮮少雙側同時發生症狀。

輸尿管狹窄臨床表現較不會出現無法解尿之情形,主因正常人腎臟輸尿管左右各有一套,當單邊出現輸尿管狹窄的問題時,另一側腎臟輸尿管的尿液仍可正常流至膀胱排出,故較不會有解尿症狀,但是單邊輸尿管狹窄所致腎水腫,如不即時處置,長期恐影響該側腎臟功能。

關於輸尿管狹窄之治療,陳逸軒醫師說傳統上會先採用「內視鏡手術」,由輸尿管鏡確診後,先視狹窄嚴重程度,如輸尿管鏡能夠通過將直接放置一至二條輸尿管內管(雙J導管),利用物理性擴張的原理,將狹窄處撐開,優點是病人不會有任何傷口,但缺點是「復發、失敗機率高」。

若狹窄情況較為嚴重、輸尿管鏡無法通過,患者又不希望有外科傷口,同樣可使用輸尿管鏡並搭配雷射切割術式來治療;只是有時輸尿管狹窄情況過於嚴重,一次、兩次內視鏡雷射切割這樣的保守性手術恐仍無法解決病患的問題,此時確實需考慮輸尿管重建手術以根治狹窄。

陳醫師說若進行輸尿管重建,傳統上會由側腹(針對上或中段輸尿管狹窄)或下腹部(下段輸尿管狹窄)動刀,劃開約十公分左右的傷口,找出輸尿管發炎狹窄之部分、剪掉該段不正常之輸尿管,並進行整形、重新接合,然因傷口較大,病患術後恢復會較慢,傷口感染、癒合不良或周圍神經感覺異常之可能性亦較高。

高雄榮民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陳逸軒。

輸尿管重建手術乍聽之下似乎簡單,然有時狹窄程度太過厲害,尤其遇到多處狹窄或單一段狹窄長度過長,可能須利用膀胱肌瓣(Boari flap)或迴腸代替輸尿管(Yang-Monti technique),才能完成重建。目前高雄榮總泌尿外科團隊在達文西機械手臂技術方面發展相當成熟,除了應用在癌症治療外,更利用機械手臂能其五百四十度旋轉角度幫助醫師縫合精良之優勢,取代傳統腹腔鏡,求能更細緻處理尿路重建,讓患者術後恢復快且傷口小、併發症也較少,過去可能需住一至二週的患者,如今不到幾天便可恢復出院。唯一的缺點是機械手臂輔助微創手術,仍屬於自費範圍,民眾需自費約廿萬元。

(專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