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反而緩? 穩定供電關鍵在理性建設儲能設備

2024/07/12 12:02

在再生能源快速增加之際,穩定供電不僅是民生需求,更攸關地方產業及經濟發展。台灣中南部地區因日照充沛,已成為太陽光電發展的重點區域,由於具有間歇性發電的特質,需要配合儲能系統精準調控電力才能最大化供電效用。然而,儲能系統雖被視為解決能源問題的重要技術之一,但同時也遭受部分民眾批評反對。

首先,安全性是儲能系統最常被民眾提及的疑慮之一,儲能系統中所使用的鋰電池模組可能潛藏熱失控風險,如過熱、起火或爆炸的可能性,這些安全隱患讓部分民眾對儲能系統抱持懷疑態度。不過,隨著電池研發使得製程愈加成熟,儲能系統的安全性已提升許多,只要持續改進設計輔以嚴格的監控機制,能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的風險。

其次,儲能系統運轉過程中所產生的噪音污染,認為長期下來會對儲能廠周遭民眾身心產生危害,然而儲能貨櫃運轉的音量約為65分貝,若在30公尺外的距離則與在圖書館內竊竊私語的音量相去不遠,若儲能廠建有防火牆則更能有效隔絕系統運作時的低頻音量。

近來台灣中南部地區的幾個大型儲能案場,由於民眾擔心安全性、汙染問題而引發地方疑慮,使得多個案場被迫暫緩。同時,地方政府尚未明確規範儲能設施的自治條例和監督標準,多種因素導致儲能設施的建置進度未能符合預期。

然而,儲能系統在提升再生能源使用占比、穩定電網和電力曲線削峰填谷等方面扮演重要關鍵角色。以今年403花蓮發生的7.2強震為例,儲能系統在多部發電機組跳脫時,遂即秒速上線釋放電力,首發救援穩定電網頻率,在半小時內與燃煤、燃氣機組接力支撐電網,成功穩定全台用電。

符合法規的儲能建設是穩定供電的關鍵。(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庫)

透過精準調度儲能系統的充放電機制,不僅能有效穩定電力供給,更是影響地方產業轉型與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未來電池技術進步和政策支持,儲能系統有望在解決能源問題發揮更大作用。

(專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