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專業理性 儲能發展有助穩定用電

2023/08/09 10:00

穩定供電不僅是民生需求議題,更攸關地方的產業及經濟發展,近年政府持續推動再生能源轉型已初具成效,台灣的中南部地區由於日曬充足,已是太陽光電發展的重要根據地,然因其發電的間歇性特質,與儘可能降低對電網穩定供電的衝擊,需要配合儲能系統與智慧電網建立分散式電力系統,精準調控電力才能達到最佳穩定供電效用。

位於哈斯弗特工業區的光電場,搭配儲能系統與能源管理系統組成循環電廠,持續提供潔淨能源給附近中大型商場使用。(擷取自Digital Energy Solutions 2020)

觀察國外案例,最早於2017年德國小鎮哈斯弗特(Haßfurt)即率先宣布為達成百分之百的能源自主,將規劃設置8MW電網級的儲能設備。根據彭博2022年全球儲能市場展望報告中指出,歐洲、中東與非洲的儲能系統容量增加了4.5GW/7.1GWh,主要動力來自於家用儲能系統的建置,特別是德國在家用儲能設備的安裝量超乎預期,Solar Power Europe報告中亦指出歐洲已經建置超過百萬組的家用儲能設備,凸顯歐洲民眾對於儲能系統的信任度與接受度相當高。

潔淨能源已成為能源發展主流趨勢,再生能源搭配儲能系統能有效降低對電網穩定供電的衝擊。(擷取自能源教育資源總中心)

反觀我國儲能案場近來陷於地方反彈與政策因素延宕,台灣中南部地區幾項大型儲能案場因民眾憂心案場安全性,造成地方疑慮而遭到暫緩,同時地方政府儲能設施設置自治條例與監督標準也尚未明朗,多方條件的不足導致儲能建置量不如預期。然2021年517重大停電事故檢討報告中早已指出,再生能源由於受到天候因素影響發電,發電變動性高且難以預測,遂即建議加速建構分散式電源,推動智慧電網發展與儲能設備的建置。
在再生能源所佔整體發電比例快速增加之際,有別於過去集中式的電力系統,對現有電網已造成不小衝擊,因此儲能系統的設置也須跟上能源轉型腳步,加速建立社區微電網,透過精準運用儲能系統的充放電機制,不僅是穩定地方用電的最佳解,更是影響地方產業轉型與經濟發展關鍵因素。

(專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