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懿庭
台灣的高齡化趨勢日益明顯,根據內政部的最新數據,台灣即將迎來歷史上最大退休潮,退休人口預估將達378萬人,消費力不容小覷。
巨大旅行社導遊劉明才表示,樂齡族通常有錢有閒,喜愛選擇遠距離的國家旅遊,疫情前樂齡族出國比例約3成,自去年國門解封後,出團人數不斷攀升,最高曾成長至5成,現已是旅遊業全力爭取的客群。
考量樂齡族的族群特性,行程安排會以深度旅遊為主,減少拉車距離,飲食上也會避免太過油膩,劉明才進一步提醒,長輩出國要記得穿熟悉、抓地力佳的鞋子,以確保雙腳舒適,歐洲國家很多的石板路,抓地力佳的鞋子也能避免滑倒。
醫師教戰守則 「多喝水、常備藥、適時運動」 三者缺一不可
聯新國際醫院副院長賈蔚醫師則表示,長輩出國常因興奮而睡不好,加上班機很早,容易精神差、走不穩,提醒前晚睡眠要充足,在飛機上也要適時補充水分,若是長途飛行,建議做些簡單的腳踝畫圈、膝關節抬腿運動,甚至可稍微起身站立,讓全身血液循環保持順暢,避免循環不佳而導致「經濟艙症候群」。
而國外的飲食不同,容易水土不服,長輩可攜帶維他命C、維他命B群,或是止瀉、腸胃藥、退燒藥等常備藥品,也可準備隨身急救小包,放些ok蹦、外傷用藥,不占行李空間,又能讓旅遊多一分安全感;有慢性病的旅客,出國期間服藥一定要正常,千萬不可因出國而停止用藥,可多帶兩天的藥量,以備不時之需。
善加利用桃機「平面電走道」、「愛心服務車」 移動便利不費力
隨著人口結構高齡化,各交通場域也愈趨重視樂齡族需求,以桃園機場為例,對於高齡者及行動不便的旅客,規劃了許多友善設施,管制區內設置的「平面電走道」、「愛心服務車」,能節省年長旅客到候機室的步行距離,協助旅客移動便利不費力。
桃園機場建議,對於超高齡或是行動不便的旅客,隨行照護者可善加利用各服務台或航空公司「輪椅租借」服務以及無障礙洗手間內「摺疊照護床」設施,後者照護床拉摺不費力亦不佔空間,高度與輪椅接近,能方便隨行者照顧行動不便的長輩。
退休潮的湧現,出國遊玩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隨著出國旅遊機會增加,桃園機場也提醒,不論任何族群,都得隨時注意航班資訊以及當地氣候,千萬別忽略旅途中的安全,才能玩得安心又自在。
桃園機場內對於行動不便及高齡者規畫許多設施,摺疊照護床高度與輪椅同高,方便隨行者照護年長者旅客。
高齡或行動不便的旅客,可搭乘桃園機場免費的愛心服務車。
桃園機場管制區設置有平面電走道,可節省旅客到達候機室的時間。
(桃園機場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