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文創8周年新書出版 《名家觀點》尋訪25創意人一路走來的足跡

2021/05/14 15:30

驅動文化創意新機遇 為夢想找到昂首前行的參照座標

臺北文創營運滿8周年,特別出版了第一本文創專書:《臺北文創名家觀點》,為台灣文創進程發展留下時代的足跡。

2013年5月15日,由富邦建設、台灣大哥大共同投資的臺北文創正式開幕營運,今年適逢臺北文創營運8周年。這是台灣第一宗文創BOT案,在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豊雄一手設計規劃的大樓裡,匯集了最具指標性的文創相關企業,形成台北市最成熟、最多元的文創產業基地。而臺北文創也在這個基地裡,秉持著一貫初衷,全力肩負起創造盈餘、回饋台北市政府、和文創業者共創發展新局的責任與義務。值此營運滿8周年的紀念時刻,臺北文創特別規畫出版了第一本文創專書:《臺北文創名家觀點–25位創意名家的原力思辨》,用最精萃的文創名家視野,富含設計美學的編輯手法、實體書與網路文本同步發行方式,為台灣文創進程發展留下時代的足跡。

儘管新冠疫情陰影仍揮之不去,但臺北文創沒有停下對創新的思考與實踐。自2015年,臺北文創就開闢《名家觀點》線上專欄,每年定期邀訪藝文、設計、影視、音樂四大領域的名家,包括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敢於跨界創新的設計師方序中、以「植劇場」系列啟動台灣影視革命的導演王小棣、以及不斷重新定義流行音樂的音樂人陳珊妮等,將他們的生涯經驗、創作歷程、和對文創產業的觀察分析,分享給那些期待了解創意趨勢、獲取新知的新生代。

迄今為止,《名家觀點》線上專欄已累積專訪逾百篇,臉書社群總觸及人數超過280萬人次、累積總按讚數近3萬個,紮實又有溫度的內容,也吸引關鍵評論網、NOWnews、Shopping Design等10多家專業媒體轉載,幫助台灣的文創聲量獲得更多關注、不斷擴散。

在8周年前夕,臺北文創特別從專訪中精選出25篇,集結成《臺北文創名家觀點–25位創意名家的原力思辨》一書,為這些年的美好專業交流留下文本記憶,也讓讀者在紙漿的香氣、和翻頁的觸感中,重新認識這些在創意實踐過程中努力前行的名家身影。

《臺北文創名家觀點》收錄設計、藝文、影視、音樂四大文創領域名家深度專訪。

關於創意|大家都有說不完的故事

「臺北文創乘願而來!」臺北文創董事長蔡明忠在序言中提及,富邦建設、和台灣大哥大當年懷著「創新」與「共好」的心念,共同投資成立臺北文創,一方面承載著市府和市民的期待,在松山文創園區為台灣的文創產業搭建起面向世界的舞台,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發揮集團在數位科技和影視音內容產製的軟實力,助攻文創業者厚植實戰力,應對以科技為核心的產業升級轉型挑戰。蔡明忠董事長強調:「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等資訊通信科技一日千里,AR/VR視聽應用、OTT影音等數位匯流服務跨業與跨域創新的步伐更是飛速向前,台灣文創產業也到了必須換位思考如何善用高科技優勢,為文化創意內容創造更多感動與共鳴的關鍵時刻。」

25位受訪者也毫不藏私地在專訪中分享生涯經驗裡成功、失敗、開心、或難過的故事。號稱台灣裝置藝術天團的「豪華朗機工」,憑藉2018年台中花博代表作「聆聽花開的聲音」一鳴驚人、聲譽鵲起,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這件作品也是「豪華朗機工」前團長張耿豪的遺作。而被綜藝天王吳宗憲讚譽為「台灣新生代最具潛力女主持人」的Lulu黃路梓茵,則從小就受到強烈的表演慾驅動,一路從台中松鶴部落的國小禮堂,站上金曲獎頒獎典禮的舞台獨挑大樑。外界看Lulu像是一夕成名,卻沒看見她在舞台下強迫自己把每件喜歡或討厭的事都做到極致的那股拚勁兒,還有經年累月因為緊張而肚子痛的惱人副作用。

2020年接棒林懷民,成為雲門舞集藝術總監的鄭宗龍,在專訪中回憶起小時候住在萬華的生活,因為貪玩好動,很小被媽媽送去學舞的他雖然從舞蹈中找到熱情和自由,卻在青少年時期差一點走上歹路…..。如今,這些在市井累積的生活體驗,都變成了鄭宗龍舞作《十三聲》裡的靈魂元素,一次又一次在國內外獲得滿堂彩,讓他既驕傲又開心:「原來艋舺也可以很國際,可以讓人這麼有感覺。」

高冷本色的華語音樂女王陳珊妮,則在訪談中一針見血地說出她對這個時代的憂慮:「很少人主動思考深刻的東西了。」所以,陳珊妮想在速食訊息和懶人包充斥的網路世代裡,成為一顆滾動的石頭,在音樂上用一定程度的艱澀「讓人思考,尋找自己的答案」。

《臺北文創名家觀點》封面由新銳設計師萬向欣設計,以針筆手繪技法,將代表受訪者的創意元素細膩地融入臺北文創Logo之中。

名家推薦|向閃亮的創意靈魂致敬

《臺北文創名家觀點–25位創意名家的原力思辨》封面設計者,是近年頗受矚目的新銳設計師萬向欣,她也是2018年《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好點子獎得主。萬向欣以擅長的針筆手繪技法,將代表受訪者的創意元素細膩地融入臺北文創Logo之中,象徵著臺北文創作為一個創意平台,與文化創意界共融、共榮的關係。這也是過去專注於平面視覺設計的萬向欣第一次設計書籍封面,「謝謝臺北文創提供這個機會,讓我從截然不同的領域中發現新的設計思維,真的是收穫滿滿、相當有成就感!」

精緻的設計與版面編排,加上豐富紮實的訪談內容,《臺北文創名家觀點–25位創意名家的原力思辨》一書獲得不少文創意見領袖的肯定與推薦。一手發起「都市酵母計畫」,倡議用「創意」建立地方獨特文化的水越設計創辦人周育如(Agua)閱讀後,感動地只想「向這些閃亮的靈魂致敬」!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也認為,這本書為台灣文創人才留下精彩的實踐紀錄,足以為每一個正在蓄積創作能量的新銳年輕人,注入改變的能量。VERSE雜誌創辦人、同時也是知名文化評論家張鐵志則發現,書裡的每一篇故事都在告訴年輕人:「用想像力去創造新的可能,」因為不去冒險,就不會走得更遠。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Plan b顧問公司創辦人游適任更從這本書裡,看到了臺北文創推動台灣文化設計能量進入國際視野的用心。

參加臉書活動抽實體書|myBook同步線上發行電子書

《臺北文創名家觀點–25位創意名家的原力思辨》不公開販售,採贈閱形式發行。臺北文創臉書專頁將陸續推出兩波贈書活動,首波自即日起至5月31日舉辦,只要完成指定任務,分享臺北文創臉書活動貼文,並回覆個人最期待閱讀的名家專訪內容,臺北文創將從參與者中抽出10名幸運兒,每位致贈新書一本。

第二波贈書活動將在六月舉行,同樣送出十本新書,粉絲只要發揮柯南精神,從動態影片中找出藏在封面設計裡的小巧思,並留言分享,就有機會擁有一本新書。贈書活動詳情請見臺北文創官網,或臉書粉絲頁

《臺北文創名家觀點–25位創意名家的原力思辨》也已同步上架台灣大哥大myBook電子書館,有興趣的讀者只要免費註冊帳號,就能夠線上閱讀關於這25位創意名家的故事。

臺北文創8年有成|匯聚創意能量 打造人才苗圃

8年來,臺北文創用營運實績證明,一個成功的BOT案,絕對可以創造市府、市民、民間企業和文創界四方共營共好的局面。截至今年5月底,臺北文創回饋至「臺北市文化設施發展基金」的總金額已超過新台幣11億元(含開發權利金、營運權利金、土地租金),為松山文創園區的發展傾注了活水。

此外,臺北文創為鼓勵年輕世代發揮跨界思維,結合創新科技豐富文化藝術創作內涵,自2015年起開辦《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徵件活動,每屆提供高額製作費,協助得獎者在重量級評審團的諮詢指導下,將天馬行空的創意化作真實作品,並挹注策展、宣傳行銷等關鍵資源,為得獎者打造發光舞台。迄今已累積近千件參賽作品,挹注得獎者的製作費近千萬元,歷屆觀展總人數更超過42萬人次,是當前國內最具號召力和實驗性的文創人才扶植平台。

而在2016年誕生的《臺北文創記憶中心》,則在每屆選擇一個和台灣生活記憶有關的主題,邀請跨領域、跨世代的頂尖設計師、創作者、及本土品牌以「跨界」視野實踐「越界」創意融合,同時將互動科技融入展出內容與空間設計,不斷創新《記憶中心》戶外展覽的載體形式,屢獲「德國設計獎」、「德國紅點傳達設計獎」、「台北設計獎」、「金點設計獎」等國內外重要設計獎項肯定。

(專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