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出現香腸指(趾) 我會是乾癬性關節炎? - 熱門新訊 - 自由電子報
晴時多雲

手腳出現香腸指(趾) 我會是乾癬性關節炎?

2020/11/30 10:28

盧俊吉醫師
現職:三軍總醫院內科部風濕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
專長:乾癬性關節炎、全身性紅斑性狼瘡、僵直性脊椎炎 

肥肥胖胖的香腸是台灣著名的街頭美食。但當手指腫到像香腸,腳趾脹如鑫鑫腸,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三軍總醫院內科部風濕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盧俊吉醫師說,「香腸指是診斷乾癬性關節炎的一大重點,當穩定關節的肌腱、韌帶發炎時,使得手指頭的外觀,腫脹到像香腸,腳趾頭則會看起來像肥肥胖胖腫腫的鑫鑫腸,有些病友還會合併疼痛、外觀出現脫屑,影響到手、腳活動,讓刷牙、洗臉、拿筷子、湯匙、開門把、敲鍵盤、滑手機,都產生障礙,無法順利做家事,也有可能會影響行走能力。可經由超音波或磁振造影來確診。」

三總風濕免疫過敏科盧俊吉醫師說,「根據2020年歐洲風溼病醫學會的最新建議,有香腸指這類周邊關節炎,但傳統治療或生物製劑反應不佳的乾癬性關節炎病友,可以考慮口服標靶藥物。」

根據2006年國際標準,可由這五個重點,診斷是否有乾癬關節炎:

一、皮膚乾癬:現在有(2分)、曾經有(1分)、有家族史(1分)

二、指甲病變:甲床剝離或點狀凹陷或甲床剝離任一項出現(1分)

三、類風溼因子:陰性(1分)

四、過去或現在曾出現香腸指(趾)(1分)

五:影像學檢查關節周圍骨頭新生(1分)

以上症狀,若加起來有超過3分,就可確診是乾癬性關節炎。 

可千萬別誤以為乾癬性關節炎,只跟皮膚乾癬、發炎性關節炎有關。事實上,躲在乾癬性關節炎背後的,還有高尿酸血症、代謝症候群、三高、眼睛虹彩炎、骨質疏鬆症、發炎性腸道疾病(IBD)等一連串的挑戰,可說是個相當難纏的挑戰,需要整合性的照護。適度運動、曬太陽,注意腸道健康,有助病情控制。 

根據2020年歐洲風溼病醫學會的最新建議,若是有出現包含香腸指這類的周邊關節炎,但傳統治療或生物製劑效果反應不佳的病友,可以考慮使用口服標靶藥物。 

盧俊吉醫師說,「以往傳統的口服藥物,對乾癬性關節炎的治療效果有限。近年針劑的生物製劑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但要注意針劑要冷藏保存,對有出國需求的病友來說,不是那麼方便。同時,也要定期追蹤副作用,我們今年初曾收到一位外院轉診過來的70多歲阿嬤,她出現喉嚨痛、呼吸喘的不適。確診同時感染腸病毒、B型肝炎急性發作、肺結核,進加護病房,足足住院半年,最近才剛出院。雖是非常少見的案例,但仍提醒我們對可能的副作用,不能掉以輕心。」

「目前有新式的口服標靶藥物,一天一顆,不必打針,青壯年的病友接受度高,也是未來的治療趨勢。因是不同的治療機轉,若是打針效果不如預期的病友,也可以與主治醫師討論是否可嘗試。目前健保是採有條件給付,亦需事先審查,同樣也要定期追蹤副作用。」盧醫師強調。

(專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熱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