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衛教也成內容 IG感人漫畫連載傳遞中風知識 - 熱門新訊 - 自由電子報
晴時多雲

疾病衛教也成內容 IG感人漫畫連載傳遞中風知識

2019/12/16 18:26

今年5月開始Instagram(以下簡稱IG)陸續在加拿大、紐西蘭、義大利、澳洲、愛爾蘭巴西、日本等7國測試隱藏貼文的愛心數,在歷經數個多月後,於上個月中旬宣布將在美國展開測試,希望能減少使用者的心理壓力,找回最初分享的快樂,而非數字上的競爭。 

IG至2010年成立到現在,每個月活躍用戶高達10億人,不同於集結老中青三代的臉書,IG活躍用戶中71%為25-35歲年輕族群。年輕人熱愛以IG分享生活和美圖,每天超過1億張照片和影片上傳至IG;用戶追蹤名人、明星及網紅奢華品味的生活,光鮮亮麗的圖文……競爭和比較心態讓人產生「別人過得比自己好」的問題,從眾心理則衍生排擠和霸凌效應──英國一項調查研究更指出,IG是對年輕人帶來最多負面影響的社群媒體。 

IG隱藏愛心數後引發熱烈討論,網紅擔憂看不到成效,影響業配合作;官方則期盼此舉能讓用戶專注在分享內容上,進一步催生更多元、優質的內容,而這或許也是多數使用者樂於見到的改變,近期「嗨 我們是 B. I. G.」頻道(bb.ii.gg)的竄起正反映這樣的現象。

有別於網美風的IG頻道,「嗨 我們是 B. I. G.」與圖文插畫家「工作日誌」(daily_logbook)合作,推出「爸爸老了嗎」一系列故事,從中風病患家屬的視角出發,透過真情流露的文字與平易近人的圖像,宣導疾病衛教知識,讓網友了解中風疾病的前兆和患者家屬的心路歷程。

「爸爸老了嗎」,改編自圖文插畫家「工作日誌」(daily_logbook)真實經歷,宣導中風徵兆和關心家人健康的重要。「爸爸老了嗎」,改編自圖文插畫家「工作日誌」(daily_logbook)真實經歷,宣導中風徵兆和關心家人健康的重要。

「工作日誌」以動物圖文創作而聞名,臉書、IG不時分享獸醫院工作點滴和貓咪泡泡、狗狗蹦米乓的生活故事。鮮少人知道工作日誌同時也是中風患者的家屬,因家人生病而對疾病有更深一層的體悟。「爸爸老了嗎」就是由他親身經歷改編,故事開始於爸爸倒下後,回朔過往記憶,才發現那些以為只是爸爸老化的現象,原來是中風徵兆的警訊──爸爸不是老了,而是生病了。 

這樣特別的內容,打破一般對IG頻道的既定印象,也引起網友迴響,紛紛為爸爸加油和祈禱,同為中風患者家屬的網友也現身留言,表示心有戚戚焉──「爸爸老了嗎」驗證了IG平台多元內容的可能性,好的內容並不會孤單!

「同理心話畫」藉由插畫家「有隻兔子」(tooooozitw)的可愛插圖,傳達同理心的重要。「同理心話畫」藉由插畫家「有隻兔子」(tooooozitw)的可愛插圖,傳達同理心的重要。

隨著「爸爸老了嗎」連載結束,最新主題「同理心話畫」,則藉由圖文創作者「有隻兔子」(tooooozitw)溫暖且吸引人的一張張插畫,闡述什麼才是「同理心」,傳達如何避免「無心的批判」,少些歧視和傷害,真正地做到同理。

充滿療癒的可愛插畫,讓連載一上線便廣受喜愛;「不被同理」的普遍經驗,則引起共鳴,網友熱烈的反應與肯定,徹底打臉那些評論IG對年輕人帶來負面影響的批評。事實證明,IG用戶對多元內容的關注和渴望,並不只限於消費性商品,疾病健康與同理關懷等有價值的內容,也可能成為爆紅主題──

與其擔憂社群平台成為歧視的溫床,批判名人帶頭展演的炫耀風氣影響年輕人,不如著重關注、發展多元內容,藉由創新、有價值的主題,形成正向循環,產生影響,可能也會因此改變彼此的生命。

(專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熱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