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地綠色環境給付雙軌制優質米漸竄出頭 - 熱門新訊 - 自由電子報
晴時多雲

對地綠色環境給付雙軌制優質米漸竄出頭

2019/08/26 11:11

雲林縣土庫鎮雜糧產銷班第二十二班班長高宗懋(右起)、嘉義縣六腳毛豆大豆雜糧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高茂新、保證責任臺中市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馬聿安、中興大學森林系教授柳婉郁、逢甲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授楊明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委陳駿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糧食產業組組長林傳琦、嘉義新港鄉農會總幹事陳永華、芳榮米廠執行長黃麗琴等人研討座談。

主稻米過剩造成公糧爆倉!臺灣實施「保價收購」近半世紀,反造成農民重「量」不重「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委陳駿季指出,「保價收購」存在盲點,農政單位全面體檢後於去年實施「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逐步引導農友轉型,並已研擬「農業環境基本給付」,可望於明年上路。

「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自一○七年上路,採以「稻作直接給付」與「公糧保價收購」雙軌制,農糧署糧食產業組組長林傳琦表示,新農政朝向「保收入、顧糧安、護環境」三項方向挺進,並結合有機及友善環境補貼等措施,輔導農友適地、適種。

重質不重量 期待農友拚台灣好米

此計畫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舉辦農政座談會上獲得產學界肯定,但與會人士指出,在細部給付與操作上,一致對於「顧品質」為首要務,也期許農友能重「質」不重「量」,全力打響臺灣好米。
中興大學森林系教授柳婉郁則建議,應再提高稻作直接給付優質稻米獎勵金額(現為一公頃三千元),才能讓農友有意願改變生產方式,改生產優質米。

柳婉郁認為,優質米在市場上也較能抗跌,改革保價收購與補助特定作物方式,逐步改以「對地直接給付」與「環境生態給付」以達到「農地農用提供給付」。

林傳琦也認為,政策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農委會也一直從這個角度去看待所有的政策。目前臺灣面臨稻米生產過剩、農田過多,須從調節上著手。他指出,農政單位構想,從水資源競用區,將一期稻作常態性分區輔導耕作制度轉型,也就是在全臺五個水庫灌區,採以每年輪值灌溉系統及順序。再來,在二期作稻田轉作景觀作物專區,以創造花海地景風貌。

行政院農委會推動「對地綠色環境給付」邁入第二年,產官學各界齊聚,為未來政策提出建言,以期打造永續農業環境。

林傳琦表示,稻米生產過剩也可思考將稻作直接給付與優質稻米生產連結,農友必須要去綁契作、產銷履歷、有機耕作,或者是去綁特定品種,未來都會評估納入制定政策範疇。

農政助攻 改種雜糧奏凱歌

三萬公頃「過剩」農田,行政院農委會今年獎勵稻田辦理轉(契)作或生產環境維護措施,得到農友正面回應。保證責任臺中市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馬聿安形容這個農業新政像一艘大船,其實轉動都有難度,但是可喜的是,年年都有感政府想變的決心。

馬聿安指出,「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上路,中都合作社改種植雜糧─大豆,他很幽默的說:「向各位報告,大豆收入比稻米還要好!」

馬聿安不諱言的說,剛開始種植大豆面對國際價是很困難的,花了三、四年一直調整產品結構,多虧「對地直接給付」支持補貼大豆,幾乎已是「全部分擔」成本,也就是種出來的大豆是農友的「純利」。再做產業的串連,向全聯、迷克夏等連鎖商店叩關,提供國產大豆,達產銷雙贏。

雲林縣土庫鎮雜糧產銷班第二十二班班長高宗懋回憶一○○年時種植大豆,一分地收一萬元被稻農笑傻子,如今的淨收益增加則被大家關注。現在雜糧班又種植高粱成功。他表示,高粱可以取代一期水稻作物,一年有兩期作,「種下去就不管它,連水也不灌溉」省工還可以收成。

嘉義縣六腳毛豆大豆雜糧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高茂新表示,從事毛豆、大豆育種,並做產銷履歷,在市場大受歡迎相對價格比較好,嘉義新港鄉農會總幹事陳永華肯定新農政,也表示在基層困難重重,運作卡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廣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熱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