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 找的就是你 - 熱門新訊 - 自由電子報
晴時多雲

敦煌莫高窟 找的就是你

2017/06/03 12:00

文 / 李惠芬
圖 /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提供

敦煌研究院副院長羅華慶首次走進校園暢談敦煌之美,尤其首次面對一群理科工的學子們。羅副院長:「讓不同領域的人愛上它, 是我們的使命」。

毛遂自薦進敦煌 一待34年

敦煌研究院副院長羅華慶畢業於重慶師範學院歷史系,大二升大三那年,毛遂自薦向當時敦煌研究所所長段文杰寫信,告訴所長,單從書本上得知敦煌莫高窟已情不自禁的愛上它,沒想到這封信真的受到所長青睞,讓羅華慶在大學畢業即至敦煌工作。

(左起) 臺灣詩人吳露芳、藝術家陳甲上、正修科技大學藝文處吳守哲處長、正修科技大學龔瑞璋校長、敦煌研究院羅華慶副院長、南臺灣交響樂團蔡淑媛團長、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陳春霖秘書長。

段文杰看羅華慶有著自己的影子,更加地英雄惜英雄,他自己當年就是看了張大千在重慶舉辦的敦煌展,也一頭栽進敦煌莫高窟研究。羅華慶說:「只要在敦煌莫高窟工作5年以上,基本上已把此工作當成志業。」像羅華慶在敦煌待了34年算是「小兒科」,比他大的老前輩比比皆是。「敦煌就是那麼有魅力!」羅華慶甚至說,那怕是花盡一生的精力都不夠!

專業的導覽令老師也聽得入神。

20分鐘說故事 考驗不小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敦煌莫高窟,要如何在短短的20分鐘短片裡,「快狠準」地讓遊客看到精髓?敦煌研究院副院長羅華慶,在參與兩支導覽短片後表示,「20分鐘說故事,真的是很大考驗!」

敦煌研究院羅華慶副院長專題講座「壁破天驚──敦煌藏經洞的發現」。

羅副院長指出,要整理跨越千年、歷經10個朝代的492窟的精華,的確不容易,於是敦煌研究院便大量地進行遊客問卷調查,從訪談中得知遊客最有興趣的問題,像「為何有石窟?」、「它的由來」、「第1窟是哪一個?」…將這些林林總總的問題匯集後,製作成兩支360度大場面的影片,好讓遊客能快速進入狀況,以「快、狠、準」之勢掌握住石窟精髓,「這種工作在播種,傳承文化藝術」,這也是研究院絞盡腦汁想引起更多人注意、瞭解敦煌藝術之美的使命。

向理工學子播種 敦煌使命

2017「絲路拾珍─敦煌文化藝術展」,從淡江大學揭幕,至宜蘭佛光大學蘭陽別院,進入最後一站高雄正修科技大學(6月2日~14日)。進入科技大學也算是對主講者較大考驗,面對台下一大群理科工學子還得讓他們不睏睡,「要多找找讓他們有興趣的題目」。

敦煌研究院羅華慶副院長講解藏經洞的來龍去脈,吸引學子專心聆聽。

羅華慶說,敦煌研究層面很廣,可談可聊的話題太多了,「每個人都有好幾套腳本」,像是面對小朋友們,從故事切入還要教導他們仿古繪壁DIY小課程,「一定要吸睛才有賣點」。尤其,為維護敦煌石窟必須要引進科技人員,而這些頂尖科技、理工人員也得先上過敦煌的課,才能將保存工作做到十全十美,「文物一旦被破壞掉,可能再也回不了頭。」所以,敦煌研究院人才包羅萬象,甚至在每年7月初招攬全球自願學生,讓他們近距離接近石窟,「很難不愛上它的」,羅華慶也堅定指出,這正是文化藝術傳承工作很重要的一環。

近距離看石窟 青年快來

接下來,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敦煌研究院及台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緊鑼密鼓地舉辦「走近敦煌~青年絲路行旅計畫」,要讓台灣年輕人,自行規劃前往敦煌進行相關體驗與學習計劃,獲得入選者,由主辦單位提供經費贊助得以親赴敦煌,透過實際體驗與現場學習,認識敦煌歷史、領略敦煌文化、欣賞敦煌藝術之美。羅華慶說,「機會十分難得,大家一定要把握!」

詳情請上絲路拾珍官網查詢:https://www.yoursaas.cc/websites/16244370667488057327/

(專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熱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