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日月光)
文/吳懿庭
全球ESG浪潮風起雲湧,如今企業不僅要拚綠色轉型,更重要的是,如何藉由自身影響力,帶動整個產業鏈,甚至是社會邁向永續未來。日月光持續發揮影響力,致力串聯上下游產業鏈,帶動供應商與客戶共同邁向永續,同時也應積極回應社會需求,成為推動環境、社會與經濟平衡發展的關鍵推手,創造更具韌性的未來。
推動ESG不只做公益 更是為企業創造未來
企業為何需要重視ESG?東海大學企業永續影響力中心執行長許家偉認為,站在企業角度來看,實踐ESG便是為了幫助企業在未來的經營環境上,甚至是整體發展性上有一個更好的協調性,進而達成「永續經營」的最終目標。據GSIA(全球永續投資聯盟)2024年的統計指出,全球永續投資規模已超過30兆美元,占全球資產近36%,更有逐年攀升的趨勢;勤業眾信會計事務所則針對全球Z世代進行調查,調查中顯示,約有60%以上的Z世代認為企業的ESG表現會影響求職意願。「在看2050的淨零轉型上面來講,我覺得最大的挑戰,是在我們對這件事情的認知跟思維上。」許家偉指出,目前多數台灣企業仍將ESG、淨零等視作風險管理,但若能轉換思維,從de-risk(去風險化)過程中發掘機會,就有機會做出差異化,進一步脫穎而出。
東海大學企業永續影響力中心執行長許家偉指出,目前多數台灣企業仍將ESG、淨零等視作風險管理,但若能轉換思維,從de-risk(去風險化)過程中發掘機會,就有機會做出差異化,進一步脫穎而出。(圖/截自影片)
全方位扎根永續力!日月光打造企業與社會共好典範
而面對2050淨零目標,企業必須重新思考ESG的意義與價值,讓永續經營不只帶來經濟效益,更實現社會共好。日月光屢次獲得國內外永續評比機構的正面肯定,包含連續9年入選DJSI「世界指數」與「新興市場指數」成份股、連續10年入選英國富時社會責任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FTSE4Good)、連續9年入選S&P世界企業永續年鑑,榮獲包含TCSA台灣十大典範企業獎在內共14個永續相關獎項,於ESG上的長期作為與績效可說是有目共睹。
日月光屢次獲得國內外永續評比機構的正面肯定,於ESG上的長期作為與績效可說是有目共睹。(圖/截自影片)
「其實日月光自己本身一直在做的是整個價值鏈的合作,不管是在淨零減碳,還是循環經濟,所以對於學子的這些永續教育,我們當然也會希望請我們的客戶還有供應商一起來參與,透過三邊三種不同的角色,教導小朋友,給予他們不一樣的永續觀念及更寬廣的視野。」日月光投控企業永續處處長劉珮晴則補充說明,日月光長期投入ESG行動,涵蓋低碳使命、循環再生、社會共融及價值共創四大部分,像是協助廠區周邊中小學汰換LED燈具,保護兒童視力,打造節能減碳的學習環境,更連續七年推動極危等級的保育動物食蛇龜保育專案,並展開台灣特有種野蜂保育計畫,以行動守護台灣的生物多樣性。自2022年起,更推動「日月光女性創新人才培育競賽」、2023年與2024年舉辦「日月光社會創新競賽」,給予優勝者競賽獎金並提供合作機會,期能讓其在創業追求商機也能兼顧永續,解決社會問題。
日月光長期投入ESG行動,在環境保育方面更連續十年推動極危等級的保育動物食蛇龜保育專案,並展開台灣特有種野蜂保育計畫,以行動守護台灣的生物多樣性。(圖/截自影片)
激發創意、培養責任!讓永續教育在年輕世代發芽
而為向下扎根永續理念,日月光自2024年起推動「永續探索營」與「青少年永續創新競賽營」,分別針對國小高年級與高中生,啟發環境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屆「青少年永續創新競賽」今年擴大招生,共吸引來自台北市12所高中職學校、29組隊伍、118位學生踴躍報名,日前也已完成第1階段初選,共篩選出10組入選團隊。為強化實作體驗、拓展相關知識與自學能力,日月光也特別為入選者舉辦為期一週的「青少年永續創新蛻變營」,營隊中除邀請多位跨領域講者開設課程,更帶領學員深入坪林日月光野蜂復育基地,親身感受生態保育現場的挑戰與價值,讓永續教育從紙上走入真實場域,難得體驗除讓不少學員既緊張又興奮,對生物多樣性保育也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日月光「青少年永續創新蛻變營」今年除擴大舉辦,營隊中更邀請多位跨領域講者開設課程,讓學員們能以氣候變遷或環境之外的角度看待永續。銘傳大學設計學院李芝瑜副院長(右二)分享永續在建築領域的結合案例,與台灣德福有限公司創辦人安喬許(右一)分享海廢再生。(圖/截自影片)
「日月光青少年永續創新競賽營的起心動念,就是想提升社會大眾對青少年倡議的關注,同時讓高中生藉由我們的工作坊與講座來吸收多元知識,進而成長。」計畫主持人 Isabella認為,青少年帶來了許多新的觀點,當前的社群媒體發展,以及疫情的影響,都讓他們在思考永續與環境議題時展現出嶄新的視角與觀察力。她也開心表示,去年僅有針對師大附中學生舉行,但今年則有更多來自不同地區的高中學生加入,且活動人數較去年成長近一倍;在課程內容部分,團隊也進一步請到講者,分享永續在藝術、建築、科學等不同領域的結合案例,希望學員們不僅僅以氣候變遷或環境角度看待永續,而能擁有更開闊的理解。
計畫主持人 Isabella觀察到,青少年帶來了許多新的觀點,當前的社群媒體發展,以及疫情的影響,都讓他們在思考永續與環境議題時展現出嶄新的視角與觀察力。(圖/截自影片)
創新蛻變、價值扎根 為未來種下永續種子
永續轉型不是單打獨鬥,而是整個社會的共同進化,日月光不僅要成為半導體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更希望成為這段轉型路上的先鋒,藉由多面向努力,自能源轉型、循環經濟、永續教育到社會共榮,一步一腳印築起臺灣永續橋梁,貫徹企業永續價值。
(專輯)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