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猴撇步報你知 - 熱門新訊 - 自由電子報
晴時多雲

防猴撇步報你知

2024/12/28 08:00

到了芭樂收成的季節,走進果園,發現滿地塑膠套袋,如同下雪一般,這表示今年有一半以上的心血沒了,高雄六龜的果農李先生表示,他們也是秉持「共好」的心態,甚至與臺灣獼猴對話,要吃可以但不要帶走那麼多,但牠們似乎無法溝通,所以只能透過一些方式來進行防治。

在高雄及屏東地區,除了李先生,還有許多農友有相同的困擾,大家嘗試施放沖天炮及鞭炮、播放收音機、或者是設置稻草人等方式,但往往成效有限。

野生動物侵擾農作的智慧解方。(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提供)野生動物侵擾農作的智慧解方。(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提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自104年起開始推行「補助地方政府輔導農民辦理防治臺灣獼猴危害農作方案」,由中央補助地方政府輔導合法使用農地面積0.2公頃(含)以上之農民架設「電牧器電圍網」防治猴害,保障農民農作生產,兼顧野生動物保育,促進生產、生活及生態的均衡發展;在113年的補助方案,合法使用農地面積2公頃(含)以上者,最高可補助23萬元多元。

為瞭解電牧器電圍網,委託東海大學林良恭老師研究結果,目前防治方法仍以電牧器電圍網為最佳防治方式,損失最高可降至10%。同時,更鼓勵農民使用多元的方式,可讓防治效果加乘,例如:防猴網罩及聲音驅趕器等設施,這也納入最新的補助方案裡,提供農民更多元防治方式的選擇,希冀達到幫助農民保護農作物。

電牧器電圍網的設置,有許多眉眉角角的小技巧要注意,包括圍網架設高度、支柱間距、電牧導線距離、接地銅棒等,還有不可缺少的是「高電壓低電流」的電牧器,因此需要具備相關專業知識,才能有效的兼顧危害防治及維護使用者人的安全。

六龜李姓果農表示,在110年架設電牧器電圍網之後,損失明顯減少且投入成本也已回收,為此加入輔導團隊,共同參與向其他農民分享經驗的行列。

有興趣瞭解電牧器電圍網補助申請的農友們,歡迎向所在地的縣市政府農業單位洽詢。另外,想知道農民與臺灣獼猴之間愛恨情仇,也可到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YouTube觀看「競爭與共存-野生動物侵擾農作的智慧解方」,影片裡紀錄農民遭受獼猴危害心情、採取的防治措施、到接觸輔導團隊進而使用電牧器電圍網的成效及轉變。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 廣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熱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