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紀錄臺灣山嶽之美 義守大學大傳系學子 攀登北大武山拍攝紀錄片 - 熱門新訊 - 自由電子報
晴時多雲

用鏡頭紀錄臺灣山嶽之美 義守大學大傳系學子 攀登北大武山拍攝紀錄片

2024/06/03 08:00

義守大學大傳系學子扛著攝影機攀登3092公尺的北大武山,用鏡頭紀錄臺灣山嶽之美(照片來源:義守大學提供)。

義守大學來自台灣、香港和馬來西亞的大傳系學生組成跨國團隊,花費一年拍攝"懸崖上的山羊"紀錄片,以鏡頭紀錄登山故事館創辦人邵定國的故事,他們為了可以順利的一邊扛攝影機、一邊跟上邵定國的登山步伐,這些登山新手在一年前展開各種體能自主訓練,還三次攀登北大武山練習,最終順利登上高峰、完成拍攝畢業展作品。

由臺灣的張閎強、林宥岑、鄭伊庭、香港的鄧守言和馬來西亞的包承益等人組成的跨國團隊,歷經一年拍攝「懸崖上的山羊」紀錄片,一步一腳印攀上北大武山;成員前期以游泳與慢跑訓練體能,以及進行三次攀登北大武山的練習,最終順利的扛著攝影器材,一路跟隨主角的腳步登上高峰並完成拍攝。

過程中,崎嶇的山路地形讓團隊大嘆吃不消,甚至來自香港的鄧守言還發生高山症,所幸都一一克服,他指出香港最高的山就是大霧山,只有九百多公尺,但臺灣有那麼多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所以希望藉由鏡頭讓遠在香港的親友們,都能看見臺灣山嶽之美。

指導老師顏頌明(左),帶領學子進行體能訓練,攀登各大小山嶽,用行動給予學生鼓勵與支持(照片來源:義守大學提供)。

擔任導演的馬來西亞學生包承益說,北大武山為臺灣五嶽之一,攀爬路程艱辛,拍攝過程中,常會因為少一個畫面,團隊就必需再爬一次北大武山,雖然很辛苦,但路程中也常會遇到山友給予熱情的加油打氣,也讓他們體會到臺灣最美的風景就是人情味。

臺灣的張閎強表示,這一切真的不簡單,光是拍攝前的體能緞練就非常辛苦,團隊從小山爬到大山,不但體力變好,同時更不畏懼困難。另一位成員林宥岑,他是「醫學院」醫務管理學系的學生,因為對攝影有興趣,跨域選修大傳系的課程,他很感謝學校鼓勵學生跨領域培養不用的專業技能,才能讓他在畢業前夕與同學完成那麼棒的作品,讓大家能看見山林的美好。

義守大學跨國團隊成員帶著所學專業從教室走向北大武山高峰,證明學校所創造的舞台,讓年輕世代得以無懼挑戰、盡情揮灑青春的精彩。另外,一直受學子歡迎的「通識自主學習圓夢課程」,被稱為學生心中的阿拉丁神燈,因為這個神燈幫助同學從興趣實踐夢想,有人成為作家、有人一圓出海夢成為“航海王”;義守大學以教育的力量,讓校園成為助學子實現夢想的園地。

(專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熱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