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光再次享譽國際 德國保守派媒體大幅報導土耳其台灣中心 - 熱門新訊 - 自由電子報
晴時多雲

台灣之光再次享譽國際 德國保守派媒體大幅報導土耳其台灣中心

2023/10/24 17:35

臺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再受國際肯定,此次獲得德國知名媒體大幅報導。圖片來源/台灣中心

台灣對於國際人道救援的貢獻,再次受到國際媒體的肯定。由德國資深記者費麗麗(Friederike Böge)深度採訪,大篇幅刊載於法蘭克福廣訊報(Frankfurt Genral Newspaper, FAZ)政治板,以「裘先生在蓋房子」 一文詳細的介紹了台灣建築學者裘振宇以及其所創建的「臺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以下稱「台灣中心」) 。其報導讚賞,一個赤手空拳的台灣人,如何在土耳其與敘利亞邊境,打造一座兼具影響力與永續性的難民社區中心與經營團隊。以及這座台灣中心,如何在今年二月土耳其發生規模7.8的強震後,挺過天災,第一時間向災民提供救援,至今已拯救超過上千條寶貴性命。

費麗麗過去派駐過北京,亦曾採訪過現任外交部長吳釗燮,對於台灣議題有十分深刻的了解,明白台灣在國際地位上往往面臨諸多挑戰,特別是在第一線參與重大的國際救援行動。而在親自走訪過台灣中心後,十分認同其對於區域和平的貢獻,以致於台灣中心能夠獲得2023年「國際人道建築獎」(Architecture Sans Frontières International Award)首獎的殊榮。

德國記者費麗麗親訪台灣中心,並對總建築師裘振宇進行訪談。圖片來源/台灣中心

「只要親自來看過這個地方,很難不被感動」費麗麗有感而發,畢竟台灣中心位於土耳其邊境,距常年內戰的離敘利亞邊境僅兩公里的距離。在這裡,敘利亞人比土耳其人還多,以致過去數年,難民問題始終是當地重大的民生議題,以至於連當地政府都無力負擔。然而,來自台灣的建築學者裘振宇,不只願意以志工的方式投入超過七年的心血,與當地居民一同打造一座具有永續理念的人道建築,更堅持留下來長期經營,因為他知道:「只要我一離開這座城市,他們就會接管中心,並把所有人都趕走,因為他們沒有預算。」

不過,基於國際人道關懷與第一線貫徹永續發展的決心,裘振宇毅然承擔起這份責任,在亞細亞大陸上建造首座具有人道援助功能的「大型公共建築—臺灣雷伊漢勒世界公民中心」。即便在過程中屢遭來自中國的壓力,要求更名,但在裘與省政府,是政府的斡旋下,仍讓「台灣中心」順利掛牌,名正言順的彰顯了台灣人在當地所做出的人道貢獻。

不僅在建築上有所堅持,在建造臺灣中心的過程中,裘也從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伍重(Jorn Utzon)獲得靈感,伍重的疊加式建築原則以及對中東建築美學的詮釋,巧妙的運用在台灣中心的設計上。只要稍加想像,不難看出中心與伊朗伊斯法罕市中心著名的伊瑪目清真寺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更有甚者,中心之所以能夠挺過強震,是因為中心牆壁是用與邊境圍牆相同的 11 噸重混凝土塊堆砌而成,在規劃初期,不僅因為難民營需有耐震抗爆的考量,更是希望能將原本用於「軍用」與「戰爭」的設施,直接拿來作為人道建築的基底,凸顯「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是衝突」的願景。

「因此,我期望更加緊腳步擴建台灣中心,例如在二樓為災民提供免費住房,並計畫在土耳其其他地震災區建立第二座以收容難民與弱勢族群的台灣中心」。也正是有像裘振宇這樣的建築學者,以及許多願意付出的台灣人,才能讓台灣之光,再次被國際社會認可並讚許。

(專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熱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