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皮膚部皮膚診斷科主任陳志強醫師。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先天皮膚屏障弱,冬天皮膚乾,一抓就破超困擾。北榮皮膚部皮膚診斷科主任陳志強說,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膚況可能隨氣溫變化起起伏伏,碰到過敏原就大發作,很多病人又怕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有副作用,治療配合度不佳,也容易陷「癢、抓、更癢」的惡性循環。現在治療藥物選擇多,用「三明治療法」靈活搭配不含類固醇藥物,對患者最有利。
異位性皮膚炎是台灣常見的過敏性疾病。陳志強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先天受過敏體質基因影響,後天遇到過敏原、氣溫等風險因子,可能加劇症狀表現,患者皮膚乾燥、脫屑、嚴重搔抓、難以成眠,許多患者不僅外貌改變、人際關係,學業、工作都大受影響。
長期用類固醇藥物有隱憂 三明治療法靈活搭配藥物 對患者最有利
陳志強說,治療異膚最重要是基礎保濕、勤勞補充乳液,也可適時搭配局部外用藥膏,盡量維持皮膚屏障功能。局部外用藥膏有類固醇及不含類固醇選項。類固醇藥膏一天約使用1至2次,短暫、局部使用並無安全疑慮,但異膚患者通常需長期用藥,加上有些人患部在臉上,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可能讓皮膚變薄、萎縮、微血管擴張。因此,在治療上也會視病人的狀況提供非類固醇藥廠的選擇。
目前台灣已有3款不含類固醇的外用藥膏,陳志強解釋,這三種藥膏皆為免疫調節藥物,透過調節T細胞,或降低誘發發炎反應的激素(PDE4)抑制皮膚的發炎反應,這些藥物在國外都行之有年,藥物安全性高,3個月以上嬰幼兒就能使用,也不會有類固醇藥物的風險。若擔心類固醇問題的家長,建議與醫師諮詢、討論治療方針。
不過,陳志強進一步提及,過往有患者反應擦不含類固醇藥膏有灼熱感、會刺痛;如果皮膚癢、抓到有傷口,擦此類藥膏可能更刺激。因此臨床上會考量病人需求,採「三明治療法」:勤勞保濕是基礎工作;當症狀在嚴重急性期時,可擦幾天的類固醇藥膏;病灶逐漸改善後就搭配非類固醇藥膏。
等到膚況變好,先把類固醇藥膏去掉;如果狀況再更好,就可以再把非類固醇藥膏去掉,只剩下基礎保濕,這樣的療法也可降低類固醇依賴。異膚患者膚況容易時好時壞,可以視情況在基礎保濕之外加上非類固醇藥膏或一週擦兩次,也可避免復發。
異膚患者有敏感體質 穩定保養才能和平共處
陳志強說,許多異膚患者年幼時發病,長大後免疫系統完善,膚況會改善;但異膚是免疫疾病,跟過敏體質有關,就算異膚狀況改善,也可能因為皮膚本來保護結構就比較差而容易得到接觸性皮膚炎或其他過敏性皮膚疾患。很多患者期待異膚能「斷根」,但這是迷思,就像糖尿病、高血壓,異膚是需要勤勞保濕、好好控制,與之和平共處的慢性病。
陳志強臨床遇過一名高中生,從小被異膚折磨,覺也睡不好、書也念不下,生活一團混亂。近年接受新的藥物治療,皮膚煥然一新,他感念醫師、護理師每次回診都殷殷提醒,讓他生活有新的盼望。他因此改變志向唸護理系,希望未來能幫助更多因病受苦的人。
陳志強表示,異膚患者可能因外貌改變、病況反覆而容易對生活感到失落,甚至放棄治療,或尋求偏方、調體質,卻可能愈弄愈糟。現在異膚治療發達,藥物選擇多,只要踏入診間就有希望,千萬不要放棄。
(專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