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上腹悶痛、食慾不振 可能罹患骨髓纖維化! - 熱門新訊 - 自由電子報
晴時多雲

當心!上腹悶痛、食慾不振 可能罹患骨髓纖維化!

2016/04/07 17:16

如果您常常有不明原因發燒、皮膚癢、夜間盜汗、體重減輕,上腹部感覺悶悶的,有可能是罹患了骨髓纖維化!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血液腫瘤內科主任劉大智表示:「骨髓纖維化就是當骨髓裡的造血幹細胞發生病變,產生細胞激素,造成纖維母細胞在骨髓裡面增生,產生纖維化的現象。這些纖維化就像是疤痕組織,阻礙骨髓造血。也因此必須由人體其他軟組織代償造血,例如,脾臟、肝臟造血。」因此脾臟腫大就是骨髓纖維化病患的典型症狀之一。

以目前確診的病患來說,大多數都是中老年人。劉醫師說:「骨髓纖維化就是一種容易發生在年紀大的人身上,最常發生的年齡為65歲左右。雖然還是有少數病人是30、40歲就被診斷罹病。」 骨髓纖維化雖然為後天的罕見疾病,其發生的原因有分為兩種,一種是原發性的骨髓纖維化;另一種就是次發性的,本來是其他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如: 紅血球過多症、血小板過高症,經過一段時間轉變為骨髓纖維化,嚴重性非同小可,民眾不可不慎!

骨髓纖維化早期不容易確認,因為當症狀發生時,若是食慾不好,民眾總是會先去看胃腸科,等到醫師看到脾臟腫大及血液指數異常才會轉診到血液腫瘤科,而民眾對於血液疾病一般來說較為陌生,並沒有太多的認識,因此大部份病人罹病除了是本身症狀已經明顯之外,很多是在健檢時無意間發現,血液指數異常,如:血小板比正常高或是白血球比正常高等,才進而轉介到血液科。劉醫師說:「也因骨髓纖維化與其他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症狀類似,因此若要精確診斷就必須要做骨髓切片,經過病理科醫師去看網狀纖維染色的狀況,才能確診是否為骨髓纖維化。」也因此常常會影響到診斷的時效性! 不能輕忽!

那到底骨髓纖維化的發生原因呢?劉醫師說:「雖然與其他血液疾病在診斷上不好分辨,但從臨床症狀及骨髓切片可做診斷,另外從基因突變亦可輔助診斷,骨髓纖維化為50%病人有JAK 2的基因突變,另外有CALR, MPL基因突變 。一般來講,年輕的病患,可能可以活到十年以上。如果說是中、高度危險的病患,平均存活期大約3-5年。」骨髓纖維化早期不易診斷,晚期症狀會越發嚴重,病患長年受疾病所苦,更甚者,可能惡化或轉化為急性白血病,危及性命。

過去對於罹患此病的治療方式多半是保守性症狀治療,例如,不正常骨髓細胞增生合併脾臟腫大病人,會用口服化療藥(如hydroxyurea 愛治膠囊),以降低白血球量,但無法改善脾臟腫大的現象。第二種是支持療法,當病人貧血時,會輸紅血球,幫助病人改善他的生活品質。再來就是使用一些免疫調節劑(Interferon-α 干擾素),但這對病人的存活期都沒什麼幫助。能治癒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的治療是接受異體幹細胞移植,但是大部份病人都超過六十歲,且異體幹細胞移植併發症多,並不適合異體幹細胞移植。目前也有標靶藥物可當治療選擇,可有效改善脾腫大及臨床症狀,並延長病人的存活期。未來可能發展的藥物包括血管新生抑制劑、訊息傳遞抑制劑標靶藥物、蛋白酶體抑制劑、及表觀基因調控抑制劑等等,都可望對病人臨床症狀及存活期有所改善。

劉醫師也呼籲:「如果家裡有罹患骨髓纖維化的病患,家屬一定要付出雙倍耐心,因為症狀會使得病患脾氣變差或罹憂鬱症,希望他們能理解病患的心情。我們醫院癌症中心有個管師及臨床心理師,若病患及家屬有其需要,可以提供病患做一些評估及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醫師姓名:劉大智
服務單位: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血液腫瘤內科主任/癌症中心主任

(本衛教訊息由台灣諾華協助刊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熱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