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埋場即將飽和 設置有錯嗎?(上) - 熱門新訊 - 自由電子報
晴時多雲

掩埋場即將飽和 設置有錯嗎?(上)

2018/08/14 17:37

文/林永祥

位於高雄內門馬頭山掩埋場開發案環評審查沸沸揚揚三年多了,反對設立者對於此一開發案的林林總總看法與抗議演出,讓社會大眾如墜五里霧,到底掩埋場開發有錯嗎?

社會大眾或許認為都什麼時代了,還用掩埋場來處理廢棄物,可是大家知道嗎?就算是歐美日先進國家,掩埋場仍然是扮演廢棄物處理與環境保護的最後一道防線,所以當大家看到聲嘶力竭的抗議畫面時,除了同理心外,是不是也應該思考,如果掩埋場是環境保護不可取代的成熟做法,其實是不是應該尋求掩埋場合法設置的理性對話,開創環境、居民、社會三贏的局面。

現代掩埋場開發時的調查與設計其實相當不容易,不僅要以國家法令規章為根本,更應該超越先進國家的標準,方能讓民眾信服,過程中還必須集結環工、地質、大地、水利、水保、生態、交通、文化等各領域之技師與專業人士,進行開發場址的科學調研,之後透過環評審查程序的理性對話機制,將開發對環境的影響做到預防、減輕及補償,最後達成人與環境的均衡。

近期廢棄物的非法棄置、不當利用與處理設施不足,三天兩頭躍上媒體版面,幾乎快成為每日專欄了,但弔詭的是高舉愛護環境的部分人士卻使盡全力的抗議,反對合法申請設置的環境保護設施,卻未見對危害環境的污染事件表達嚴重的關切與撻伐,這其中的原委不為人知。

台灣是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但自由民主並不是毫無章法的,"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個人主義思維,也應當有限制而不能無限上綱,律法的制定讓所有人能在立足點平等下獲得權利的相同保障,立法、行政、司法分工的制度則維繫著此一目標的運作。

延伸閱讀:掩埋場即將飽和 設置有錯嗎?(下)

(專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熱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