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竭末期不瀕死 新式心室輔助器續命 - 熱門新訊 - 自由電子報
晴時多雲

心衰竭末期不瀕死 新式心室輔助器續命

2018/04/17 12:00

台中市一名54歲的傳產老闆有高血壓病史,抽菸、應酬,因急性心肌梗塞緊急裝置支架,雖然恢復心臟血流,但無法恢復左心室心肌大面積壞死,連坐輪椅都會喘、一度休克,去年經轉診到中國附醫,置入新型心室輔助儀器續命,住院兩周出院,恢復正常生活,繼續叱吒商場。另一名60多歲退休族也因狹心症導致急性心臟衰竭命危,在裝上葉克膜3周後,也裝上同型心室輔助儀器,如今也恢復生龍活虎的退休生活。

心臟衰竭的發生率及疾病分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李秉純說,隨著國人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心臟衰竭的發生率越來越高。

他指出,心臟衰竭可依患者活動受影響的程度分為4期,第1期沒有明顯症狀,第2期影響些微活動,從事劇烈運動會喘、胸悶、心悸等;第3期嚴重影響活動,日常活動如掃地、爬樓梯也會喘、甚至心絞痛等;第4期則是完全不能從事任何活動,甚至平躺休息都很喘。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李秉純。新一代心室輔助器在2015年底引進台灣,體積如一個高爾夫球。

心臟衰竭的治療選項

李秉純說明,心臟衰竭病患可能依病況接受藥物或冠狀動脈繞道、心臟瓣膜置換手術治療,但若有大片心肌壞死或至心臟衰竭末期失去心臟收縮功能,無法靠使用藥物或傳統手術維持血液循環時,只能等待心臟移植續命。

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台灣等待器官移植病患有9478人,其中等待腎臟的有7257人、肝臟1237人、眼角膜693人、心臟234 人、胰臟122人、肺臟34人以及腸6人,但今年度接受大愛器官和組織移植者共198人。

李秉純說,末期心臟衰竭病患在等待心臟移植的期間,若再次發生急性心臟衰竭時,就需要機械性輔助系統來維持生命,例如主動脈氣球幫浦、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ECMO)、心室輔助器,或全人工心臟等,來拯救病患度過難關直到心臟移植。

葉克膜較常用於急救,在急性心臟衰竭發生時爭取時間,但系統裝置時間一久,易出現感染等併發症,雖然全人工心臟目前國內尚未引進,但新型的心室輔助器則在2015年底引進國內,體積如一個高爾夫球,連接在心臟左心室,與前一代較大型的儀器相比,手術更為簡便,也更便於患者回歸日常生活。

心室輔助器連接在心臟左心室,與前一代較大型的儀器相比,手術更為簡便,也更便於患者回歸日常生活。

李秉純指出,新型的心室輔助器是一個幫浦,穿入並縫合在左心尖,經過一條人工血管連接到主動脈,可完全取代左心室功能,但要價不斐,另有導線接到體外電池,病患需隨身帶著,且需終身服抗凝血劑。因腹部有外接導線,可在適當保護下淋浴,但不建議泡澡、游泳,電池約2到3年更換一次,在國外已有使用超過10年的患者,美國FDA也在2017年9月認證這項科技的臨床應用範圍從原先僅作為換心手術前的銜接治療,擴增為心臟衰竭末期患者的長期治療選項,也成為拯救苦等換心的患者們的新選擇。

(專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熱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