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如止水的他 卻因為心臟亂跳差點猝死 - 熱門新訊 - 自由電子報
晴時多雲

平常心如止水的他 卻因為心臟亂跳差點猝死

2018/03/21 12:00

誰也沒辦法準確預測心律不整發生的時間。一名年約50歲的患者阿明(化名),有時會突然感覺到「心臟亂跳」,全身不適、甚至冒冷汗,醫師懷疑是心律不整惹的禍,為了確診幫他安排了24小時心電圖檢查,但檢查了4、5次都沒有發現任何心律異常,直到最後為他安裝連續監測兩週的心律不整紀錄器才抓到發作瞬間,確立診斷並給藥治療。

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殷偉賢說,心臟是透過規律而穩定的收縮,提供血液至全身,當心跳跳得過快或是過慢時,就會影響正常血流,身體就會出現不適,當心臟出現不規則的跳動時,就統稱為「心律不整」。

造成心律不整的原因主要分為原發性或其他疾病引起。原發性心律不整主要是心臟結構沒有異常,單純是心律不正常所引起;倘若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心律不整,致命風險較高,也較容易發生心因性猝死。

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殷偉賢提醒曾發生過胸悶、昏厥等現象卻查不出原因者,應儘速尋求心臟內科醫師協助,可透過心臟監測儀器揪出心律不整的問題。

殷偉賢解釋,造成心因性猝死發生的最大原因是「冠狀動脈疾病」,也是民眾熟知的心肌梗塞,當負責供給血液給心臟的冠狀動脈堵塞,無法正常供給血液到心臟,心臟就會缺氧造成心肌受損,若未能及時治療,也會合併心跳不規則跳動,引發心律不整,患者會出現會出現胸悶、胸痛、冒冷汗、心悸、頭暈,甚至休克的情形,一旦發生嚴重休克,患者甚至在尚未抵達醫院前就死亡。

根據美國的統計,有超過8成以上的猝死,皆與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有關;台灣猝死患者中,約有7成5的病例,曾發生過1次心肌梗塞。殷偉賢說,心臟疾病在台灣,是僅次於癌症的第2大死因,而心因性猝死即佔其中的一半,估計每年約有近1萬7000人發生心因性猝死。

造成心因性猝死的原因除了冠狀動脈疾病以外,還包括心室肥厚、心肌病變、心臟衰竭、先天性心臟病及家族病史,與冠狀動脈疾病相關的有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等,另外使用毒品或濫用心律控制的藥物也可能造成心律不整而引發猝死。

面對這類突如其來的意外總讓人感到驚慌失措,但是醫界對於造成猝死的原因並不陌生,也有經大型研究證實的高風險因子,只要能先找出這些危險因子,就可以預防猝死的發生。

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殷偉賢表示,曾發作過心肌梗塞或致命性心律不整的患者,可植入心臟去顫器可作為長期保護的選擇,而根據病況需要,醫師也可能建議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或心律不整手術。

殷偉賢表示,若是曾經有發生過呼吸短促、不明原因胸悶、心跳加速、頭暈、昏厥等現象,卻查不出原因,建議尋求心臟內科的醫師幫助,這些症狀都可能與心律不整有關係,初期的檢測會以24小時心電圖為主,但是心律不整發作的時間,往往不會在安裝監測心電圖的那一天發生,為了準確抓出心律不準的瞬間,目前已經有72小時至兩週的體外心電圖監測器,甚至還有可以植入體內連續監測3年的心臟監測儀器,主要是針對高風險的患者進行手術安裝。

曾發作過心肌梗塞或致命性心律不整的患者,可植入心臟去顫器可作為長期保護的選擇。

呼籲民眾若是家族中有心臟疾病高危險群者,或是曾經發生過心律不整的患者,面對心臟不適的症狀,一定要格外注意。曾發作過心肌梗塞或致命性心律不整的患者,可植入心臟去顫器可作為長期保護的選擇,而根據病況需要,醫師也可能建議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或心律不整手術。

(專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熱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