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脱離顫抖人生 巴金森氏症女教授生命重新綻放 - 熱門新訊 - 自由電子報
晴時多雲

手術脱離顫抖人生 巴金森氏症女教授生命重新綻放

2017/12/26 11:00

規劃再5年退休的50歲許姓女教授,某次授課時,筆不慎拿不穩掉到地板上,原以為只是意外,之後雙手陸續出現顫抖症狀,她想可能是年紀大了,家人則認為「案情不單純」,勸說赴醫院檢查,沒想到竟是巴金森氏症引起。女教授確診後,病情在短短幾年急轉直下,不僅不能再授課,生活品質也大受影響,口服藥物效果愈來愈差,若是沒有每隔幾小時依照醫囑注射藥劑,僵硬的身體根本無法動彈,後續更合併幻覺、憂鬱症狀,連帶影響家人生活,與巴金森氏症糾纏10年,她決定尋求深層腦部刺激術治療,術後生活才逐步恢復正常。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劉康渡說,造成巴金森氏症的原因至今不明,僅知是一種慢性腦部衰退的疾病,以現行的醫療技術,僅能延緩巴金森氏症退化的時間。根據此疾病的盛行率及發生率,台灣至少有4萬名巴金森氏症患者,60歲以上的民眾罹患機率為1%,每年約有6,7000新增病患,且此一數字應會逐年增加。初期最常見的症狀為「靜止型顫抖」,多從上肢開始,也會慢慢擴及到下肢及頭頸,四肢肌肉也會逐漸僵硬,導致寫字越變越小,行動漸漸遲緩,缺乏表情及擺動,最後全身連動都沒辦法動,必須要仰賴藥物才能改善。

多數患者罹患巴金森氏症到後期,藥物會開始出現無效期變長,投予劑量會越來越多,甚至輔予貼片及針劑,如同許姓女教授,後期每數小時就得施打1次藥劑,否則四肢根本無法隨心所欲使用。當藥劑用量越多時,也可能會出現嚴重副作用,根據統計,服用巴金森氏症的藥物大約4-5年,約有3到4成的患者會出現幻覺、異動的反應,尤其異動最令病人困擾,異動症類似舞蹈症,患者會不自覺擺動肢體,易影響社交生活、人際關係,也會影響患者的睡眠品質,但不服藥又不能動,病人因此非常痛苦。

北榮神外主治醫師劉康渡表示,帕金森氏症除了藥物以外,還可以透過深層腦部刺激術協助改善症狀。

目前除了尋求藥物治療以外,鮮少患者知道還有「手術」這條路徑可改善症狀,劉康渡說,治療巴金森氏症的手術以燒灼破壞術、深層腦部刺激術為主,此外還有基因及幹細胞治療,但後兩者仍屬研究階段且缺乏大規模的臨床試驗証明其療效。燒灼術是運用攝氏80度的探針,破壞腦中皮質下核區域內不正常放電的腦細胞(如視丘及蒼白球內核),對於嚴重顫抖的患者有相當好的效果,但仍有1%到2%的機率,會造成腦部出血,而產生類似中風的症狀,同時燒灼術無法兩側均施行,部分病人會有嚴重的後遺症。

深層腦部電刺激術為現行安全性高的手術方式(此種手術已廣泛運用在運動障礙疾病,也適用於無法實施切除手術的癲癇病人及嚴重的強迫症病人)。手術方式為先在頭骨兩側各鑽一約1.4公分的小洞,放入一條直徑僅0.1公分的電極導線(美其名稱晶片)刺激視丘下核或蒼白球內核,運用電流調節腦內不正常的活動訊息,能改善大部分巴金森病的運動症狀,特別是顫抖、異動效果最佳,並且可以將患者用藥的劑量,降低至一半以上。

北榮神外主治醫師劉康渡表示,深層腦部刺激術對顫抖症狀及藥物引起的異動症特別有效,幾乎可完全控制。

不過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進行電刺激手術,依照國際的標準及健保的條件,必須都是長期服用藥物出現無效期過長,或是對藥物無效的顫抖,或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如異動症的患者,一旦符合條件健保將補助電池調節器的部分,病患必須自付導線及連結線的費用,若不適合電刺激手術的病患,燒灼破壞術仍有它扮演的角色,特別是一些單側症狀或是以顫抖為主的病人

劉康渡表示,台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他評估台灣目前4到5萬名巴金森氏症患者中,約有15-20%的病人需要手術治療來維持生活品質,但多數不知道有藥物以外的治療方式,建議患者若已經出現藥物控制不良的情況,可以詢問專科醫師,是否符合手術治療的條件,及早進行手術,不僅能重拾生活品質,也能減少家庭照顧的負擔。

(專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熱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