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滿足 V.S. 精神的快樂? 孩子要的 是我們真心的陪伴 - 熱門新訊 - 自由電子報
晴時多雲

物質的滿足 V.S. 精神的快樂? 孩子要的 是我們真心的陪伴

2017/02/16 16:15

文/天才領袖教育集團執行長 王宏哲

美祿的「大人安親班」影片提到現代人的生活,不僅大人忙、孩子也忙,除了職場跟學校,還必須抽出時間心力來兼顧家庭生活,真的是一項大挑戰,也讓我感觸頗深。

看完影片讓我想到有一次,買了一套玩具給孩子…挑玩具,我可是高手中的高手,沒有他們不愛的。回家後,我跟兩個孩子說,這是新玩具,要不要玩?他們像野獸般的衝向我:「看起來好好玩喔!」後來,電視台臨時打來對稿,我說:「你們先玩,等我一下。」10分鐘後,孩子開始來吵我,要我陪玩,還說「把拔壞壞,騙人!」我有點生氣的掛完電話:「買了玩具給你們,還說我壞把拔,這樣對嗎?」弟弟回我:「你自己說等一下的,說話不算話。」哥哥也說:「你只顧著講電話,都不陪我們。」頓時我了解了一件事─「孩子要的,是大人真心的陪伴,而不是那個玩具。」

幾個月前,因為我的任性,辦了一場3千人的親子家庭野餐課,我從很久以前,就夢想著把家庭帶到戶外,讓父母及孩子的心,緊緊的相連。活動結束後,很多媽媽寫信給我,其中一則讓我非常感動,媽媽說:「孩子本來都不跟爸爸互動,爸爸也很挫折,但那天的野餐課,看到爸爸放下了手機,盡力的陪孩子認識大地、體驗生態、親子遊戲,孩子終於卸下了心防,投入爸爸的懷抱,開心的過了一個親子日。爸爸後來也說,原來,我的孩子笑起來這麼可愛。」

父母,要讓孩子快樂的方法有很多,你可以給他物質的滿足、你可以帶他出去玩、你也可以買他喜歡吃的哄他,但我覺得,這或許都只是一時的快樂,孩子真正想要的永遠快樂的方式,是一對懂他及真心陪伴他的父母。

孩子的每個時期,心理發展都不一樣,該如何給孩子不同的關心,讓孩子開心呢?

● 0-3歳模仿學習期:

教育心理學研究發現,4歲前缺乏良好的教養,4歳後智商,每年會降2.5分,而且這個影響在日後非常難彌補。

【正確的關心】
父母正確的傳達情緒
不讓孩子模仿自己的壞習慣
不以暴制暴的處罰孩子
經常對孩子的聲音及語言回饋
經常説故事給孩子聽

● 4-6歲社會學習期:

這時期的孩子,會出現強烈的社會探索行為,開始用大人的方式去觀察及建構思考,愛問為什麼,也發展出複雜的情感,爸媽的教養,對孩子人格的養成,有重要的影響。

【正確的關心】
用引導説理的溝通,取代大部份用命令的
讓孩子有適當表達的機會
教孩子判斷父母關心的語氣
用故事互動,讓孩子説出對故事的感覺。

● 7-12歲心智成熟獨立期:

這時期的孩子,希望被尊重、信任,也希望在團體內有自己的角色及地位。所以,不喜歡大人先用懷疑的方式互動,例如:「功課寫不完,你是不是都在講話不專心?」這樣NG語言,應該換成:「來!媽媽陪你看看我們接下來怎麼變快一點~」

【正確的關心】
教孩子學習方法,也尊重孩子自己的做法
讓孩子知道你關心的是態度,而不是成績
帶著孩子分析自己的錯誤
不要直接告诉孩子解答,訓練孩子多想多思考
鼓勵孩子交友,欣賞别人的強項

看更多給孩子快樂的方法:美祿快樂親子教室 http://info.babyhome.com.tw/event/2017/milo

(專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熱門焦點